做完Steam热销第二的游戏后,他的新作被心动盲签了

文/ 托马斯之颅 2020-04-24 12:09:25

《中国式家长》的主创之一刘桢浩创业了。他的新工作室叫做「您真内向」,新作叫做《王牌班主任》。

在过去几年,《中国式家长》一直被人反复提起。它只有两名主创,却曾登顶Steam热销榜第二,获得过许多主流媒体的报道。在它之后,试图在本土题材+现实模拟上发力的游戏有不少,但大多都没传达出那种既戏谑又现实的味道,成绩也十分惨淡。

z1.jpg

《中国式家长》

不过昨天,《王牌班主任》的消息还是获得了不少关注——在这款游戏中,玩家要扮演一名新人班主任,带领一个初中班级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具体措施包括向学生扔粉笔、罚学生跑圈、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互相甩锅、和各个科目的老师搞好关系……似乎有内味了。

z2.png

前两天,葡萄君体验了《王牌班主任》的Demo版本,也和刘桢浩聊了聊他的设计思路和开发历程。

一款身份错位的「班主任」模拟游戏

2019年5月,刘桢浩重新盘算起了手里的几个策划案。

「我们刚出生是听家长的,上学后是老师的,工作后听社会的。」顺着这个思路,他准备在《中国式家长》之后,做一款关于老师的游戏。「很多校园题材的游戏只能扮演学生,扮演老师的话就会有一个权力的翻转,这更有意思。」

刘桢浩首先想到的《逃学威龙》中扔粉笔、扔黑板擦的桥段。他决定把这些无厘头的设定做成老师的技能。

z3.gif

于是在《王牌班主任》中,玩家最主要的游戏场景就是面对一屋子的学生,用技能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比如面对心不在焉的学生,上课扔Ta粉笔,下课罚Ta跑圈就非常有效。

z4.png

除了上课走神,有时学生还会陷入沉迷、低落、暗恋等状态。想让学生恢复平常心甚至认真听讲的状态,班主任就要释放对应的技能,例如来一杯忘情水,唱一曲《分手快乐》。

z5.jpg

z6.jpg

而为了能够使用这些五花八门的技能,老师要在周末备课时消耗体力给自己充电,比如用小游戏的形式来阅读《康勇哥的说话之道》等专著,增加阅历,换取技能卡片。

z7.png

这个小游戏的玩法脱胎于《骰子地下城》

如果学生们的状态良好,那教学效果和大家的能力点就都有保障。在面临公开课考核,或者基本科目能力测试的时候班级更容易获得「教学点」,以此升级各个科目的等级,开启正向循环。

z8.png

公开课会随机抽查3名学生

z9.png

如果学生们的状态不怎么样……那最不满意的肯定是家长。他们会在家长会上向你发难,迫于生计,你要通过扑克玩法和他们互相甩锅,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教师尊严——学生们状态越差,你需要出光的扑克牌就越多。如果家长满意度降到0,那你只能下岗了。

z10.png

刘桢浩说他们还研究了发展心理学,采访了北京、石家庄和青岛的不少班主任,根据现实情境和各种段子,植入了许多小玩法和随机事件,这让游戏的资源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内容也更有趣。

比如在班会上,学生会向老师汇报同学们的好人好事或者劣迹,老师对其进行批评和表扬。如果方向和幅度不对,学生就会完全不为所动。

z11.jpg

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性格和的人际关系,朋友、死党、青梅竹马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这时,如何调换他们的座位就成了一门学问。

z12.png

z13.png

在课余时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还会纠结到底应该喜欢哪位偶像。这时班主任可以和他们理性分析利弊,在必要时还要站队表示支持,拉近同学们和自己的距离。

z14.png

z15.png

由于游戏的背景设定在初中,孩子们的课业压力不是特别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志向,比如压马路、吃零食、学写段子等等。在课余时间,你还可以用班费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获得「名场面」的收藏。

z16.png

z17.png

而在课堂之外,班主任也要和各科老师搞好关系。比如在KTV聚会对唱时,努力接上对方或新潮,或老派的歌词,以让他们在给自己班级上课时更加卖力。刘桢浩希望每个老师都有鲜活的人设,「比如数学老师快退休了,比较古板,他就不理解饭圈文化,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一说“同志”,同学们就会笑。」

z18.png

总之,《王牌班主任》保持了《中国式家长》的荒诞风格,也同样试着映照这个时代的一些现实现象。或许是看重这些特质,据说心动看到游戏的效果图和策划案之后,就决定盲签这款产品。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现实模拟游戏?

在我看来,《中国式家长》和《王牌班主任》有两个共同的关键点:搞笑和共鸣。

搞笑需要对时代进行洞察和解构,然后用合适的技巧表达出来。刘桢浩说他比较喜欢看脱口秀,一直在模仿喜剧的创作形式。「一般段子的第一个版本都不会好笑,至少要写三遍,然后再控制一下锋芒,看看要不要往回收一点。」这样内容才更容易获得好感,引发讨论。

z19.png

共鸣则更需要更深入的洞察。刘桢浩说,《王牌班主任》其实和这个时代的校园不太一样:「我们采访了不少班主任,现在他们都不太敢管孩子,话说重了家长会来找我。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成绩排名也不能公布。」它的发生地更像是80,90后经历过的校园。

如今80,90后都到了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年纪。现在我们看到网上关于孩子造句和作文的段子,比如”校长给爷爷我跳了一支孔雀舞“,恐怕第一反应也不是称赞孩子的创意,而是觉得他们实在太皮。

z20.png

z21.png

《王牌班主任》也有类似的段子

刘桢浩说在年轻的时候,他曾觉得班主任在班级被扣分时发脾气,是因为绩效奖金受了影响;也幻想如果自己当了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但实际采访之后,他发现班主任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补贴,带好一个班的压力远远超出这个回报。理想中的无视成绩,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更是不负责任。

z22.png

游戏对讲述教育的电影有不少致敬

玩过《王牌班主任》的Demo之后我也意识到,想当好一名班主任真的太难了——在游戏开局的几周里,我连班级里10个同学的名字、能力、兴趣爱好和排名都记不住。这种「在若干年后身份倒转,瞬间共情」的感觉,可能是《中国式家长》和《王牌班主任》最宝贵的东西。

z23.png

我也和刘桢浩聊了聊TapTap上「中国式」游戏的风潮。他说现在很多小团队的现实模拟题材游戏都是广告付费的手游,为了让玩家反复重玩,它们的内容密度会更低一些。如果用户抱着体验《中国式家长》的心情下载游戏,那难免会觉得与预期不符。

z24.png

TapTap上有不少这样的产品

而对商业公司来说,这种游戏的付费模型很难验证,不好立项。「这个题材的确吸量,但吸引过来的都是泛用户,付费能力难以保证,风险很高。」

因此,刘桢浩仍旧选择创作时长5-6小时,需要先行购买的内容。他们团队目前只有4个人,发现方向不对就马上修改,只求先确定系统框架,最后再修改美术表现和数值。「这样不浪费资源,成本也比较低。」

z25.png

现在《王牌班主任》的完成度还不到50%。在计划中,他们会在6月左右确定所有的框架,一边填充内容,一边等待合适的上线时机。

刘桢浩说它可能很难复制《中国式家长》的成功,「收回成本就好」。但他也希望它能成为IP,甚至衍生出更多类型的新作,比如F2P手游甚至《女神异闻录5》那样的RPG。「希望有一天我们有能力做出更大的项目。」

Alex Matveev
2022-06-06 16:27:13
不合规
审核中
@苏某某: 她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
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没有系统了解过此类音乐的她怎么会喜欢上 呢?后来听完《美少女战士》原声带后才发现,“原来我在那么小的时候
评论全部加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