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活4亿的新兴赛道,中小团队竟然已经开始卷长线了

文/ 以撒 2023-07-28 12:30:00

在游戏行业较为普遍的印象中,很多人其实不太把小游戏这类玩法较轻的产品当回事。包括我以前也觉得,小游戏只是一个相当下沉、快消的休闲赛道,而且许多产品一波流的程度,比手游领域还要严重。在从业者眼中,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少。

但这两年,有许多游戏逐渐颠覆了我的这种印象。

随便举几个例子:上线两个月,流水突破千万级的《塔防精灵》;月流水过亿级别、被许多手游团队掰开揉碎了参考的《疯狂骑士团》;被估算月流水超过4亿、长期占据买量和小游戏榜单前列的《咸鱼之王》……单从数字上来说,这些中小团队作品的成绩,已经越过了手游的爆款线——放在以前谁敢信?

拿最近的案例来看,有一款产品也很典型:由爱谱雷研发的,主打塔防玩法的休闲竞技游戏《随机冲突:土豆英雄》(下称《土豆》)。这支团队,也是《塔防精灵》的研发商,在以自走棋、塔防为主的玩法上都有不少积累。

而据我们观察,其发行商梦作坊由创梦天地投资,除《土豆》外还发行了《女孩与海》,同样是最近挺火的小游戏。

这款看似简单的产品,有两个地方尤其让我好奇:

第一,它已经在iOS和小游戏双端共计运营三年,最近在畅销榜上达到了111名。而且月流水在这个时候还创下了新高,据推算可能在数千万的量级。这看上去已经很不容易——它是怎么保持这种长线成绩的?

第二,在最近的周年节点,它还和一个顶级国潮IP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活动。这个IP叫「B.Duck小黄鸭」,推出过一系列产品和潮玩。

你可能对B.Duck小黄鸭的形象很熟悉,但它并不是一只简单的鸭子:它在2021年创收超2亿元,在以营收计的全球IP授权市场中排到了第四位(前三分别是迪士尼、Hello Kitty等国际IP),称得上是中国第一大原创IP——我们印象中和IP关联不多的、玩法较轻的游戏,怎么开始和这样的顶流IP联动了?

在看明白这一款产品、两个问题之后,或许你会对游戏市场的变化,有一些新的认识。


01 运营三年多,他们做了哪些事?


在近年由中小团队开发的游戏中,《土豆》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什么它能保持较为稳定的长线运营?这可能主要关系到两个方面:

其一,它本身的玩法和系统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策略性。不管是哪种玩法,《土豆》局内的操作基本只有两种,一种是点按召唤或升级英雄,另一种是滑动合成相同的英雄。召唤后英雄会自动攻击敌人,位置通常也不需要你调整,可以说简化了所有不必要的操作。

但关键在于,《土豆》围绕不同机制的多角色设计,让它在阵容搭配上非常有深度。比如你要提高局内的战斗力,就不能只带输出型英雄,而是要搭配一些有特殊机制的英雄帮助过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利用能与任何英雄合成的无面怪杰,与合成之后能提供大量金币的黑市商人合成,形成一个小Combo。

来自TapTap社区的攻略

这样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考虑到每个玩家最多能带5个角色,合作模式甚至能让双方十个角色产生联动,其中的组合就更多了。

在这个基础上,《土豆》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设计:英雄在合成后,会随机升级为阵容中任意一种英雄。这也让局内的策略性变得更强了,因为结合上面讲的阵容搭配来看,你不能无脑合成同等级英雄——如果把输出英雄随手一合,出来的却是辅助英雄,输出就会瞬间大打折扣。这就需要玩家结合局势和英雄机制,灵活地调整打法。

其二,《土豆》是一款从一开始就以长线思维运营的产品。通常的小游戏都是用几个月快速迭代上线,而《土豆》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调优。其实这和它选择的玩法有关——既然要做开房间实时对战的休闲竞技,在技术上就不得不把性能优化、实时同步、断线重连和反外挂的坑都踩一遍。不过好处在于,这些经验也应用到了他们此后的产品《塔防精灵》上。

解决技术问题之后,《土豆》又在英雄的平衡、玩法的丰富性上做了一些补充。比如上线了如随机竞技场、镜像竞技场等更有花样的玩法,基本上你玩了好几天之后,依然能体验到新鲜内容;同时,他们也针对女性用户做出了一些迭代,比如加入了实时语音聊天功能等内容。

在技术和玩法之外,需要做的优化也不少。比如他们做了很多版新手引导,但发现部分玩家还是玩不懂。后来他们决定用直播的方式代替一部分教学,通过导流或扶持的方式,引导一批优质的主播来教会观众或是提供内容,并且官方也运营了一个每周稳定直播的账号。

结果,直播还真的成为了《土豆》内容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全平台的主播有数百位,有的主播单凭一个英雄的骚操作就收获了一批稳定观众。比如阴阳师的机制是要尽可能多合成、凑出满屏的同类,有一位叫谎言的主播对其理解特别深,合成手速极快,就被不少玩家称为“阴阳师天花板”。到现在,他还一直在直播《土豆》相关内容。

除了直播,他们在赛事和其他内容方面的发展也不差,在游戏里针对核心玩家和普通玩家举办过“黄金联赛”、“对战锦标赛”,还举办过线下争霸赛;在内容上,他们联动周年庆的所有视频话题曝光超过2000万。放在以前,这些恐怕都是很难想到的事。


02 和顶流IP的联动,其实是“双向奔赴”

说完游戏本身,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B.Duck小黄鸭会和《土豆》联动?其实B.Duck小黄鸭此前也与游戏合作过,但大多是大DAU的头部手游,比如腾讯的《和平精英》、网易的《第五人格》等,和《土豆》这样玩法相对较轻的产品还是头一遭。

其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土豆》和B.Duck小黄鸭是互相需要的。

首先对《土豆》来说,它也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而B.Duck小黄鸭在抓住流行文化现象的同时,还在不断围绕内核来迭代形象、拓宽渠道,目前已经在全球拥有影响力,并且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潮牌。对于需要扩张用户群体的游戏来说,它的品牌会是很好的助力。

其次对B.Duck小黄鸭来说,它的受众是广泛而多元的,需要敏锐洞察潮流趋势和年轻人的需求变化,持续发展IP活力。通过不同的载体去承载更多内容、和粉丝有更多亲密互动,特别是更多的垂直领域载体,不断增加和粉丝互动的触点和频次。多年前,B.Duck小黄鸭就开始渗透到许多生活场景中,比如家电、文具、服饰、电子产品等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在游戏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之后,在游戏载体里用更生动玩味的方式表现IP,当然也成了B.Duck小黄鸭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土豆》中,这次联动新加入的英雄鸭瑟王、加油鸭就受到了不少玩家的欢迎。一些老角色在换上B.Duck小黄鸭皮肤之后,形象看起来也更潮了,也让这款强调策略性的游戏又多了一份萌点。

另外,《土豆》和B.Duck小黄鸭还联合开发了系列限量盲盒,目前在微信官方旗舰店上线后,已经有玩家慕名而来。

最后,这二者本身在IP特点上就具有一些相似性。比如它们的基础形象都很大众化、易于认知,并且拓展性极强——B.Duck小黄鸭自不必说,它作为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已经与各种形式的内容有过合作;而《土豆》中的英雄则以土豆为基础,包罗了各种题材。

另外,二者都已经长线运营一段时间,但仍然处于各自的增长期——B.Duck小黄鸭近年投入的潮玩等领域,让它能持续和年轻人同频共振。这样看来,它们的合作天然就有着更加契合的背景。

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土豆》和B.Duck小黄鸭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并且它们的合作还有一个优势:现在的大多IP联动都主打第一波的效果,过后则不会开发更多新内容,而是转向新的IP。

但在与B.Duck小黄鸭联动后,《土豆》不仅借助跨界联动冲了一波流水新高,它们还打算长期做更加深入的合作。这是因为在这种玩法较轻的游戏迭代更快、创新更灵活的特征下,IP合作本来就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比如结合两方需要,《土豆》就可以快速研发出针对泛娱乐用户的新玩法。这样一来,长期合作的效果可能会远大于“一波流”。


03 小游戏行业,早就已经变天了

理解这些之后,你应该会明白我为什么说《土豆》是一款很典型的产品。因为它作为代表,反映出了当下小游戏行业的两个大趋势:

第一,尽管这个载体仍然以轻快的特点为主,但许多产品的玩法、内容都在变得越来越扎实,在耐玩性、创新性和长线能力上,都比肩手游中的中重度产品;

第二,当它们的体量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已经可以开始塑造和维护品牌,进而改变人们对它的印象,和年轻人喜欢的潮牌接轨。毕竟潮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小游戏作为深入我们生活的产品,也可以成为这种生活方式。

综合这两点来看,月活4亿以上的小游戏,其实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我比较愿意相信,这是一个随大家研运的时间、经验越来越多,精品化越来越强之后,形成的一个自然质变。而且更为清晰的一个现象其实在于,无论是哪一端、多大体量的游戏,我们市场呈现出的导向,依然是够硬的玩法内容和持久投入的经营。只要能做好这些,产品就不怕跑不出来。

尽管目前能做到这些的,还是绝对数量不算太多的头部产品,但在看到这些之后,恐怕谁也没法低估小游戏赛道,以及中小团队的未来了。

Alex Matveev
2022-06-06 16:27:13
不合规
审核中
@苏某某: 她在音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
乐方面的喜好,以及对天文的兴趣,也源于这部动画的影响。一直很喜欢爵士乐的她突然开始想,没有系统了解过此类音乐的她怎么会喜欢上 呢?后来听完《美少女战士》原声带后才发现,“原来我在那么小的时候
评论全部加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