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神》版本更新后,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终于实装的内置卡牌游戏“七圣召唤”。
版本更新前,我就已经在B站刷到过不少相关视频。离谱的是,分享这些视频的主力军除了原神相关UP,还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牌佬”,比如前《炉石传说》职业选手“炉石比利君”,获得过《阴阳师:百闻牌》大师赛总冠军的“顺时针丶水瓶”等等。此外,还有朋友告诉葡萄君,自己平时看的几位《游戏王》UP,最近也在了解七圣召唤,并准备借此直播。
图源:B站@炉石比利君
说实话,我并不意外七圣召唤能带来这么多的关注度,毕竟对《原神》来说,它有太多特殊属性了——它是《原神》第一次更新常驻玩法,第一次正式引入PVP设计……但是,作为一个内置的独立玩法,七圣召唤真的有这么多出彩的地方,足以吸引到各式各样的牌佬吗?
出于好奇,在早上开服后,葡萄君也立刻体验了一番七圣召唤,并思考和讨论了一下它对于《原神》这款产品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01 卡牌版《原神》
整体来看,七圣召唤和市面上《游戏王》《炉石传说》等较为常见的卡牌游戏存在较大的区别,不依赖生物站场取胜,玩法上更接近于宝可梦卡牌。或者,你可以直接将七圣召唤理解成卡牌版的《原神》。 对局开始后,七圣召唤会在场地中央配置三名角色,玩家后续所有决策和战斗都将围绕他们展开。直到其中一名玩家的所有角色都倒下后,游戏宣告结束。其中,出战角色可以发动普攻、元素战技和元素爆发三类攻击,对敌方出战单位造成伤害。如果触发了攻击特效,还会追加召唤伙伴、元素附着等一系列效果。
而在角色的两边,玩家还可以分别配置4个召唤物和4个辅助类卡牌。前者是会随技能、卡牌效果召唤出来辅助战斗的生物,比如砂糖的大招,就是叫出能持续造成特定元素伤害的风灵。而后者则类似Buff,会根据牌面持续触发不同的效果。这些牌效果各异,根据具体功能还可以分成场景卡、延时卡等多种类型。
与一些常见的卡牌游戏相比,七圣召唤的行动费用设计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在《炉石传说》《影之诗》这类游戏中,系统往往会在回合开始时自动分配1点行动费用,并且每回合会不断增加点数上限,直到10点。
而《原神》七圣召唤则是直接提供八个骰子,并由回合开始时的骰子点数,决定本回合的可用行动费用。骰子一共八个面,分别由游戏中的七种元素和一个万能元素组成。玩家每回合开始都能够投掷一次骰子,并且还有一次机会能够选择部分骰子重新投掷,之后几乎玩家的所有行动都需要消耗元素骰子。
并且,元素骰子作为七圣召唤的行动费用,使用时也有着更加复杂的要求,比如使用特定角色的攻击技能时,就需要耗费多个对应属性的元素骰子。
除此之外,七圣召唤的回合制设计也颇有特色。它并非某个玩家在单一回合中一口气做完所有事情,再轮到另一方行动,而是在整个大回合的行动阶段中,从先手玩家开始,双方轮流进行操作,其中包括使用技能、切换出战角色、打出手牌、元素调和(献祭一张手牌,改变某个骰子的属性)、结束回合等行动。在双方都选择结束回合后,这个大回合才会正式结束。
制作组之所以这么设计,或许是考虑到在元素爆发、元素反应等机制存在的情况下,玩家单独完成一回合很容易出现“先手即胜利”的情况。加入轮流操作的设计后,玩家不仅很难按照原有设想,一口气打完所有爆发,双方也会在对局中反复进行心理博弈。
比如先结束回合的玩家会获得下一回合的先手权,能够提前展开布局,但提前结束回合又意味着你在本回合再也无法进行任何行动,未消耗的骰子也将清空。此时究竟如何取舍、设伏,都是玩家对局中博弈的一环。
说到这里,你可以看出七圣召唤并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卡牌游戏,它和游戏本身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如果你知道《原神》的基础玩法,即使没接触过卡牌游戏,也能够很快上手七圣召唤,并理解其中的技能效果和元素反应机制。而骰子设计和差异化的回合制设计,也让这个玩法有了足够的策略深度以及随机性,并有效加快了对局节奏。
有了这一系列设计,即使只有PVE,玩家短时间内也不会感觉到乏味,更何况《原神》还引入了PVP系统。
02 我们该怎么理解七圣召唤?
事实上,《原神》会更新一个常驻的新玩法,并不令人意外。甚至早在一个月前它正式公布时,我就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毕竟经过两年的运营,不少玩家也对“开放新地图——探索——长草”这个相对单一的体验模式感到有些腻歪了,而且即使《原神》一直保持着高频率的更新节奏,但想要维持新鲜感也颇为艰难。一方面它很难跟上一部分玩家的内容消耗速度,另一方面有的玩家则觉得太肝没有动力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原神》引入一个耐玩、 可持续且轻量化的内置玩法非常必要。
因此,七圣召唤有一个最直白的好处,那就是增加游戏内容的同时,重新带给玩家新鲜体验,让《原神》的游戏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提升玩家打开游戏的积极性。
并且,策略卡牌类玩法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它并不像《原神》过去产出的内容一样,极其容易随玩家时长的增加而被快速消耗。即使玩家在PVE中挑战了所有的角色和NPC,收集了所有卡牌,他们依旧能够通过好友对战和随机匹配两种PVP模式,找到更多的乐趣。除此之外,热衷卡牌游戏的玩家还可能进一步研究卡牌搭配、战斗策略等更为深度的内容。
毕竟,能促使玩家去打一把牌的动力实在太多了——试试新卡组玩起来怎么样、PVP赢一把真爽、不想推主线但又不知道做什么、打一把牌花不了多少时间……不信的话,不妨回忆一下《巫师》系列的传世名梗:“来把昆特牌吧。”这时你可能会提出质疑:昆特牌的影响力大家有目共睹,但七圣召唤真的能和它一样,变成《原神》的符号之一吗?
说实话,可能性还真不小。单从设计上看,两者似乎存在不少共同点:它们都是游戏内置的独立玩法,都和游戏内容强关联,都没有排位系统。那么最终决定这个问题的,便是《原神》七圣召唤未来社区生态的演变,毕竟真正让昆特牌火起来的,除了卡牌玩法本身以外,还有那些搞笑的段子和洗脑的表情包。
首先可以确定一点,在没有排位系统的情况下,七圣召唤的竞技气氛其实没有那么强,整体还是更加偏向趣味性和收集元素,它更像是给玩家闲暇之余用来消遣的一种玩法。因此,纯粹为了七圣召唤而长期玩《原神》的玩家,恐怕占比不多。
而且,从游戏中的各类设计来看,或许它走的本来就是和昆特牌相似的路线——趣味性和脱线感。在相关任务剧情中,NPC一开始表明自己正在站岗没法对战,却被主角回了一句“但是此时已是决斗之刻”,最后欣然接受。这种离谱的设计,难免让人想起《巫师》中那些丢了孩子却还愿意坐下来陪你打打牌的NPC。
而在社区方面,玩法上线初期,七圣召唤热度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却依旧扩大了《原神》的受众圈子。拿B站来举例,《原神》官号的玩法预告PV播放量为340万,这对它来说其实是一个相对常规的播放量,反而似乎更多非原神玩家对七圣召唤更有兴趣,比如“炉石主播再就业”“百闻牌玩家怎么理解七圣召唤”……
另外,你还能找到一些“弃炉从原”的视频。受前端时间网易和暴雪终止合作的影响,一些原本《炉石传说》的玩家也恰好借此机会玩起了《原神》。
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这些卡牌类爱好者以“核心玩家”的身份作为切入点,表达自己对七圣召唤的看法,让《原神》能够收获“牌佬”们的认可;另一方面,国内打牌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原神》也为这些玩家提供了一个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契机,让他们能够收获更多热度。
这样一来,《原神》的社区内容也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在七圣召唤实装前,我们其实已经能看到一些模仿《游戏王》“说书”的二创视频,同时一些原本不了解“打牌”的《原神》内容创作者,也开始尝试去了解、模仿。长此以往,我们以后或许还能看到更多不同的二创内容,《原神》的盘口也变得更大了。
图源:B站@盲锅不加冰
此外,七圣召唤或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增加《原神》可直播的内容。过去《原神》直播内容更多集中于抽卡和凹深渊,内容相对匮乏,因此创作者都更集中在视频领域。七圣召唤有着更多的随机性,不仅更容易获得直播效果,也更容易和观众展开互动。
此外,七圣召唤还能够进一步发挥《原神》全平台游戏的优势。比如之前一些不习惯手机操作,只在电脑上玩原神的玩家,可能也会愿意在手机上留下一个《原神》或《云原神》,偶尔上去打打牌、逛逛街。
不管怎样,版本更新后,相比于怎么刷都没法出货的圣遗物,或许“来局七圣召唤”要更加吸引我。
03 七圣召唤的未来
体验了三个小时后,我才意识到一件事:七圣召唤似乎没做任何商业化设计。大部分卡牌都是通过战胜角色和NPC获取,而动态卡面等内容则需要花费货币(战胜角色获得),去商店购买。
因此,七圣召唤的定位,依旧更接近于《原神》内置的独立玩法,类似过去的乐器演奏、迷宫设计等内容。
而这么做的原因,或许是米哈游还有很多顾虑。七圣召唤如今的卡牌、角色数量都相当有限,能组合搭配出来的套牌其实不会太多。虽然它设计了一套匹配《原神》核心元素反应的玩法,但内容量确实还不足以支撑起商业化设计。
另外就是从具体的设计层面看,七圣召唤其实给人的感觉还比较青涩,玩法设计应该有不少成长与迭代空间。有《原神》本体作为支撑,不考虑商业化情况下,米哈游能够进行更大胆更丰富的尝试与验证,最终积累相关开发经验。
除此之外,米哈游这个开发模式本身就和《原神》一开始的思路相匹配。之前葡萄君便提过,相比传统MMO、传统SLG、数值卡牌和RPG,《原神》整体单价算是较低的一类,而它的下限又是超高品质的卡渲3D角色,投入的成本显而易见的高。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让玩家以更小的代价收获更多的内容量,从而吸引到更多的玩家。因此,七圣召唤不做商业化设计也算是在预料之中。
在这个基础上,未来《原神》应该还需要耗费不少精力迭代、优化七圣召唤。而在夯实了自身玩法,形成品牌效应后,七圣召唤会不会发展成一款独立的大体量卡牌游戏,又或者是推出相关的卡牌周边,拓展线下卡牌领域,现在都还说不准。
但不管怎样,七圣召唤估计都会先火一阵子。毕竟现在《原神》刚刚更新,大家心里都还惦念着相同的一句话:“此时已是决斗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