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某公司内部广播的两则消息引发了游戏圈关于加班的热烈讨论
他们发出了8月13日的考勤情况,透露该公司加班至21:00以后的员工平均每晚已多达300人。因为要“响应公司号召,将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运用到工作中”,将晚间班车发车时间调整到了21:15。广播消息还表示,对加班的人会提供补贴,而早上迟到、晚上六点下班的员工则会逐步淘汰。
恰好葡萄君收到一篇吐槽加班文化的文章,特此刊出与身陷加班的各位共勉。
中国游戏产业的特色加班因强制、持续、时间长,无偿、低效、产出低,老板喜欢员工抱怨而自成一格。今天我们不分对错,只谈利弊,聊一聊国内游戏圈独特的加班文化。
“同事没有走,不好意思抬屁股”:无需规定的“强制”加班
加班与否的博弈往往结束于“不好意思走”的纠结。无论自己的工作是否完成,其他同事的工作与自己有无关系,所谓“人情加班”是国内游戏圈乃至国内职场无法回避的现象。某大厂存在相互对立的两大派系,下班之后没事在公司玩游戏的少壮派和成家立业想着下班回家看老婆孩子的大叔派在论坛上吵得不可开交,焦点便是大叔派希望少壮派早些回家,不然自己不好意思回去;少壮派却认为:“干你屁事”。
“人情加班”在中国当下的“人情社会”中无法避免,也有老板利用这一点要求团队老大与项目共进退,制造“老大都在加班,你好意思走?”的震撼。类似做法虽然将团队老大拉低到与工地监工同等的高度,但培养加班文化立竿见影——如果这时候老大主动走到无所事事的苦力旁边,让他早点回家,还可以顺便把团队建设做了。当然,回来别忘了记那早走的小兔崽子一笔。
一旦开始,就再也戒不掉了:加班的“成瘾性”
所谓“加班”,是指在规定工作时间外的继续工作,往往是突发且不可预测的。但我们游戏行业的加班绝非如此,加班就是常态,不加班才是突发情况。很多厂商一旦尝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甜头,便无法避免地走上将加班“制度化”的道路。
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便可缩短项目时间的新“人月神话”难免深得管理者欢心,而对于坚持朝九晚五的团队来说,因为某个DeadLine选择加班无疑将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有时短短一周的加班看起来比平时一个月都“出活儿”。巨大生产效率的反差下,没有谁会不动心,更何谈嘴上说着梦想、创业,心里嘀咕掘金、上市的老板们了。
但依靠加班缩减项目成本必然会以牺牲团队成员的健康、家庭、工作效率乃至忠诚度为代价。将加班制度化以后,想要团队在下一个里程碑前拿出干劲,甚至保持项目组完整,都要下点心思才行。
“我知道每天三点钟的星空”:加班,直到海枯石烂
电气、交通、机械、建筑等行业在往年的调查中以每周12-19小时的加班时间被评为“加班最多的行业”。在游戏行业面前,这都不是事儿。在“699”成为行业惯例的IT产业,某些厂商正在想着“711”迈进——没错,就是每周七天,每天至少干到11点。当然,在座的某些读者可能还会嗤笑这样的工作强度根本无法与自己相比。
但“做得久”就等于“做得好”吗?嘴上说着“当然不是”,开发者和他们的老板恐怕各有算盘可打。作为劳动产出量化最困难的行业之一,如何衡量一位开发者的付出是摆在员工和老板面前的共同难题。至少在当下,“劳动时间”成为了公认的度量衡——工作时间越长,老板认为你的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质与量画上了等号,或者说被忘掉了。
游戏行业不乏依靠“加班”上位的管理者。即使对游戏一窍不通,凭借下属漂亮的工作表现——当然主要是考勤记录,也可以赢得信任成为左膀右臂;也不缺乏即使开发毫无建树,因考勤优秀屡受嘉奖的开发人员。继承自传统行业的考勤制度并没有带来工业革命式的效率提升,反而让不少项目深受其害,这是老板和人力资源从业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免费的,不要钱”:从未见过的加班费
中国特色的加班,自然是没有加班费的。即使面试时提起,对面的开发者也会乐呵呵地表示:“习惯了,不要加班费”。没有加班费的负担会让众多老板觉得不用白不用,成为国内加班泛滥的前提和经济基础。
“加班费”是国内无数开发者魂牵梦绕的尤物,很多人都在想,如果自己平日的加班能换算成加班费,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因此面对提供“加班费”的珍稀企业,很多人趋之若鹜。遗憾的是,提供加班费以重视开发者的厂商却总是很受伤——同事间代刷卡的有之,拖延工作时间只为多打卡的有之,更有甚者节假日跑到公司玩游戏只为打卡赚取加班费……
原本名正言顺的劳动报酬成了一种奢望,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从业者面对提供加班费的“善良”企业,却花样迭出地钻空子占便宜伤害用人单位,形成了可笑的囚徒困境。当然,出现问题的绝非“加班费”本身。游戏产业作为不成熟社会环境下的不成熟产业,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低效率与低产出:“加班”早已背离初心
写下此文,目的绝非将“加班”一炮打死。不可否认,很多传奇项目、出色的游戏产品,离不开开发者加班加点的工作。但现在国内近万开发团队不舍昼夜的工作有多少是为了“让游戏更好”或者仅仅是“更快地完成游戏”呢?
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不可避免地使开发者产出降低,降低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提高过劳死的风险。但在抄袭成风的国内游戏产业,所有开发者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可以随时替换的螺丝,人的价值被极大地降低了。
一个理应充满创意的行业里“像素级抄袭”成为了一种光荣,一群有趣的人聚在一起便会抱怨工作的无趣,工作在单调沉闷的环境里唉声叹气的开发者能做出为人们带来欢乐的游戏,说出来谁信呢?